着眼战略全局 提振发展信心——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******
经济发展离不开信心的支撑。非常时期,信心比黄金更重要。
“要从战略全局出发,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、提振发展信心入手,纲举目张做好工作。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信心放在战略全局的出发点、经济工作的切入点,直面经济领域重大热点问题,如增加收入扩大消费、国企民企平等对待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、支持平台企业大显身手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等作出明确回应和具体部署,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,也对提振市场信心、稳定发展预期发挥了“定心丸”作用。
今年以来,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,疫情等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严重冲击,中国经济处于艰难时刻。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,最重要的就是千方百计改善预期,着力夯实信心根基。通过顶层设计释放积极政策信号,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提供尽可能多的确定性,使广大市场主体更好规划行动路线,以市场活力的强劲复苏、内需潜力的强大释放,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最澎湃的动力、最坚实的支撑。这也是“纲举目张”透出的深意所在。
信心,源自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科学判断。历经新时代以来的10年奋斗,我国经济发展达到新高度:2021年经济总量达114.4万亿元,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上升到18%以上;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升到1.25万美元,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;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列第11,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,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制造业攀上新高度……对这样体量壮观的经济巨轮,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影响都将是阶段性的、短期的、外在的,无论外部如何“千磨万击”,都不会改变既定的目标和航程。
信心,源自稳中求进、全力拼经济的上下一心。为了“把失去的三年抢回来”,近日,多地政府牵头组团、出国“抢单”的消息冲上热搜,激发了全社会复工复产的热情和信心。“政府搭台,企业唱戏”,越是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较大的时期,越是需要实打实的政策支持,需要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的服务精神。不少企业的“抢单”成绩,也为整个上下游产业链、供应链注入新的活力。实践证明,以稳应变、以进固稳,上下一心、真抓实干,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,让干部敢为、地方敢闯、企业敢干、群众敢首创,必将汇聚起最强劲的发展动力,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历史地看,几十年来,中国经济一次次履险如夷、化危为机,也证明危机之中确实蕴含新的重大机遇。坚定信心、因势利导,就能变压力为动力、化挑战为机遇。这是一条成功的实践经验,也是历史交予我们的重大考验。时势在我!抛却疫情的阴霾,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里大有作为,我们将继续创造新时代的气象万千!(经济日报评论员)
“拖了两个月的歹戏终于落幕”!蔡英文“改组内阁”被批“换挡箭牌”******
【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陈立非】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27日宣布,由前副手陈建仁接棒苏贞昌担任“行政院长”,组成新“内阁”。岛内舆论嘲讽说,“拖了两个月的歹戏终于落幕了!”
27日,台当局已确定由陈建仁、“副行政院长”郑文灿以及秘书长李孟谚组成所谓的“行政院铁三角”。陈建仁是流行病学家,2015年11月请辞“中研院副院长”,宣布与蔡英文搭档参选。2021年底在蔡英文邀请下申请加入民进党。
根据规划,苏贞昌30日将举行临时会率“内阁”总辞,隔天举行新旧“内阁”交接。至于其他人事调整,《联合报》27日称,竞选新北市长失败的林佳龙将担任“总统府”秘书长;“国安局长”陈明通请辞,由台“外交部次长”蔡明彦接任。另外,民进党“立委”管碧玲将接任“海洋委员会主委”。台湾《中国时报》27日称,“外交部长”吴钊燮、“国防部长”邱国正、“国安会秘书长”顾立雄以及陆委会主委邱太三等均规划留任,但必须等蔡英文最后拍板。
针对新“内阁”,“中广”董事长赵少康讽刺说,“蔡英文推出的是一个难看的不伦内阁”。陈建仁顶着学术光环大力鼓吹高端疫苗,让高端股价一飞冲天,大搞内线交易是“商业不伦”;郑文灿抄袭论文涉学术不伦,还偷抄大陆的论文,是“政治不伦”。台北市议员游淑慧说,民进党每次“组阁”都是辅导“失业者”就职计划。她认为陈建仁根本没有“组阁”的能力和权力,最后仍是派系分赃和“小英意志”。国民党台北市议员徐巧芯直言,疫苗争议是民进党去年选举大败的原因,但现在蔡当局重新“组阁”却把当初护航高端疫苗的人放到高位上,说明完全没有检讨、反省。此外,“抄袭”也是民进党去年选举失败很重要的原因,而陈建仁与郑文灿都曾涉嫌抄袭,显然民进党根本不把抄袭当作2022年败选的原因之一。
“台湾民意基金会”董事长游盈隆认为,蔡遭遇2022年羞辱性地方选举挫败,辞去党主席两个月后,现在已经要高唱“重出江湖”,为此派出真正可信任的心腹出任“行政院正副院长”,“哪怕这两个人的罩门已经洞开”。前“外交官”介文汲称,未来一年多,民进党主席赖清德会让蔡英文“痛不欲生”,所以她现在要让赖“痛不欲生”,这次就是把自己的心腹完全派出来。国民党前“立委”江启臣说,未来将看到更多蔡干预“内阁”人事的身影。
岛内舆论对新“内阁”也不抱期待。《联合报》27日称,蔡英文在最后一年多的任期找过去的副手“组阁”,向党内各派系传递“我仍是大当家”的信号,新“行政院长”只剩“人形立牌”的功能。该报的社论认为,蔡英文很清楚“九合一”选举已证明了“抗中保台”牌失效,要避免政权被轮替,必须要换人当她的挡箭牌,除了随时待命配合其政治需要进退的陈建仁外,她已无牌可打。